2009年3月29日星期日

手机所承载的情感寄托比我想象得要多

From 生活琐碎

From 生活琐碎

From 生活琐碎

From 生活琐碎

From 生活琐碎

武汉黑与白: 韵苑雨中2张 2009.3.28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今天初体验了一下Google App Engine

感谢Google,感谢中国移动,在已经放弃的情况下收到了Google App Engine验证码。其实若干个月前当我开始尝鲜云计算平台的时候就打过Google的主意,可惜打死收不到验证码,还好这次悲剧没有重演。

起先自作聪明地在机器上安装了Python 3.0,结果出现了全局函数的未定义错误。然后按照Google Code上搜索到的相关解决方法,老实地降级到Python 2.5,才把Hello World在本机上跑了起来。切记,Python 3的向下兼容性有些问题。

大好的周六夜晚,我一面兴致勃勃地陪着BBS上的美人儿们灌水,另一面继续折腾Starting Guide的范例,跟着走了一遍,成功地在Google的机器上发布了Guide上的Guest Book程序,结束了初体验之旅。

到现在为止,对Microsoft Azure Platform和Google App Engine都只是抱着“不玩玩最新的技术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自己做IT”的心态简单地接触了一下,感受到两个平台迥然不同的开发风格。从我接触到的内容来说,Azure的开发风格是非常WCF的,非常面向服务化的方式,给我一种厚重封装的感受;而GAE则有点From Scratch的味道,自己写Handler处理Http请求,自己定义进程对象的执行流程等。

不知道几个月来Azure进化了多少,不知道是否和GAE一样在网站上为开发者提供了很好用的Dashboard,并为开发者提供了周全的本地模拟运行调试环境。当时我在写Azure的测试范例时,调试得就比较痛苦,每一次都要连接到微软的云计算服务器,而GAE提供的本地App Engine则完全干掉了这个问题。

Azure有个很好的支撑便是Visual Studio,.NET程序员很容易在Azure上重用已有的服务模块。而如果你是个Geek你应该会更中意GAE。这几个月自己也在进化,越来越喜欢自己去Handle更多的东西,对REST的研习就让我受益匪浅。进一步地,应该想想自己可以再做一点什么有意思的小玩意儿了。

2009年3月28日星期六

2009年3月27日星期五

分享我2007年做的C#入门PPT课件

2007年夏天在实验室里给同届人做.NET培训时花了13天写的课件,内容很浅,可以用于初学。这里pub的只有ppt,未共享Sample Code。

PPT列表(均为在线的Google文档)

第一章 .NET 入门



第二章 C#基础 (1)

第三章 C#基础 (2)

第四章 I/O与持久化

第五章 GDI+基础

第六章 Winform基础

第七章 使用ADO.NET访问数据库

一个无聊的点子

场景

Tom是一个很顾家的男人,每天上班的时候也会挂念家里的事情,这不,正在写代码的Tom又开始担心孩子在家里调皮乱来了,于是他打开自己的Twitter,给house_of_tom_mary这个Twitter用户发送了一条Direct Message说,我的小宝贝在干嘛呢?过了一会儿,house_of_tom_mary回复了Tom的message,附上了一个TwitPic的链接,Tom一点开就看到了孩子房间的情况。“哦!不错,小家伙在认真读书呢!”,便继续工作去了。

Tom的妻子Mary热爱运动,刚打完网球的她决定回家后好好洗个澡,于是拿出手机登录Twitter,给house_of_tom_mary发送Direct Message说,帮我开一下热水器哦。半分钟之后Mary收到了回复,热水器已经开好了,现在水温是45°。

每隔一个小时,Tom和Mary都会收到house_of_tom_mary的一条Message,例如说,“家里现在光照很好”,“冰箱里面食物不足了”等等。

这是YY的啥?

我想到这个无聊的点子之后,有人告诉我煎蛋上曾八卦说有老外已经做了这个。不过没关系嘛,我只是YY一下。这个被我称为聪明仆人的系统很简单,一个控制器控制家里的所有电器(或探测点),控制器连接到一台保持运行的PC,而这台PC上登录着那个叫做“house_of_tom_mary”的Twitter帐号。Smart Servant无非就是在调用Twitter API的基础上识别特定的Tweet请求而已。

这张图可是我自己用Visio画的


YY之外的YY

最近一直在尝试比较国外的一些Web应用和国内的互联网产品,有几点私人体会:
  • 像Twitter这样的产品,功能简单到你再去掉一个Feature就完蛋,但简单的同时,功能是非常精确的。
  • 国外的Web应用大都是开放的,提供美丽的API供广大Geek随意折腾胡乱Mashup。每次这样折腾时,我总有身在云端的幻觉。
  • 但是不管你怎么闹,开发者始终握有核心价值,即数据,他们欢迎有其他人通过再开发来帮助推广。
  • 我还是不能理解国内互联网大鳄如Baidu为啥如今都不露出半个API给我们爽爽,也许在天朝的赚钱方法真与美帝很有不同?
  • 羞答答还好理解,玩独裁就无趣了。TX的产品在我眼里实在封闭得可以,强买强卖得可以。总是在山寨别人的TX总能后来居上,靠的就是QQ这个魔鬼。
  • 好在QQ 2009的一些不好的用户体验,让我对挂Q这事儿开始冷淡。好在我不写Q-zone,不玩Q-show,不开黄钻,我不让你赚我的热干面钱。

2009年3月25日星期三

分享一个青年发展项目信息

帮朋友做的promotion,希望各位能把这个有用的信息分享和介绍给你的朋友,尤其是专业相关、有志向又有经济条件的那些人们,谢谢。

猛击这里查看哥伦比亚大学-中国青年发展项目相关信息

武汉黑与白: 光谷步行街 2009.3.24

大洋百货。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往着华工的方向,街道还是非常干净的。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快到晚饭的钟点,逛街的人依然很多。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我已然忘记了03年初到武汉时鲁巷广场的样子。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步行街内。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2009年3月24日星期二

My Workplace

一直都不大爱收捡,收拾好的桌面过几天就会乱掉。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高科技永远无法取代烂笔头,对于程序员尤其如此。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一行又一行,一直到万行。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穿过马路的时候,按下放在腰间的相机的快门

一张是在北京的五道口,穿过铁路的时候,一张是在武昌的森林公园门前的马路上,一张是穿过汉口中山大道。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2009年3月21日星期六

现在的你有多快乐?

今天从一个推友的更新上看到一个网站,Happy Tweets,根据你Tweets的内容计算你的快乐度。输入我的Twitter ID,得到的结果如下:

Generally, people who have followed this person on Twitter lately will perceive this person as
Somewhat Happy.
使用Twitter以来,多数时候是对事物发表评论与分享链接,这样的结果不足为奇。不过也引发了我的一个思绪——现在的我有多快乐呢?我是否也能为他人带去快乐?因特网能带给我们很多东西,但我想绝大多数人的初衷是来寻找快乐的。在每天忙碌于阅读订阅、撰写日志、交流思想、站点管理之外,理应停下来找寻一些快乐。

最近听白人歌王Tony Bennett和黑人歌王Stevie Wonder,觉得流行乐还是上古时代的比较好,情歌就是情歌,无比动人美好。贴一首两位歌王的现场合作,可以说是史上最好的现场合唱之一。For Once In My Life。

2009年3月19日星期四

网络生活随感【三】 网络礼仪

本文在参考网络礼仪_百度百科的基础上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网络礼仪是什么?

英文原词:
network etiquette; netiquette (a neologism formed by shortening the term NETWORK and ETIQUETTE, the rules of etiquette (civility and good manners) which apply to communication via the Internet, an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cues that normally exist in face-to-face and voice communication are not available)

定义:是指在网上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被赞同的礼节和仪式。 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在互联网上交往所需要遵循的礼节,是一系列使人们在网上有合适表现的规则。

目的:只有当使用互联网的人们懂得并遵守这些规则,互联网的效率才能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发挥。

实质:使网络活动有组织、讲文明。


我所理解的网络礼仪10条

Rule 1:Remember the Human
礼节一:记住人的存在


虽然有句经典网络名言说,你永远也不会知道网络另一头的哥们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但如果你真把网络上的对方当作一条狗的话,我建议你还是不要再去碰网络了。网络礼仪的第一条便是记住人的存在,我的理解是,尊重你在网络上遇到的人,尤其不要抱着“我就是个小虾米,我骂他他也不会知道我是谁”的想法,要知道,人肉搜索引擎已经高度发展了,且暂时无明文法规要求杜绝人肉搜索(网络是个暧昧的东西,许多行为都难于定性)。

Rule 2:Adhere to the same standards of behavior online that you follow in real life
礼节二:网上网下行为一致


线下不想做不敢做不能做的事情,那么您也不要在线上去尝试。互联网虽然高度自治,但也必须遵从法律法规的框架,犯罪是首先被禁止的。另外,随着网络社会化程度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在结识网友时倾向于选择同一个圈子中的人士,这样的结果必然增加线下接触的频度。人们不会接受一个在网上风度翩翩在线下猥琐不堪的人,线下的行为将极大影响你在线上的受欢迎程度。另一方面,线上的经历是可以帮助你改进你的线下行为的,例如对于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是能通过积极参与在线讨论而提高自身口舌水准的。

Rule 3:Know where you are in cyberspace
礼节三:入乡随俗


简单的解释,在开心网就好好和朋友们玩网页游戏,在校内网就好好地看MM照片,在博客园你就应该多写技术原创,在白云黄鹤你就不能随便骂娘。同时,在一个站点活动,就默认是接受该站点的管理办法,不爽就离开。

Rule 4:Respect other people's time and bandwidth
礼节四:尊重别人的时间和带宽


第一个方面,是注意提问的艺术,无论在何处都应该首先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才是求助他人;第二个方面,是避免制造太多的比特垃圾。

Rule 5:Make yourself look good online
礼节五:给自己网上留个好印象


给人留下好印象,永远不会错,除非你打算就以大恶人的形象在网上兴风作浪(后果请参考Rule 1和Rule 2)。永远不要低估网络生活能对你的现实生活产生的影响,合理地利用网络建立良好的网络社交关系能为你提供更多的机会(合作、求职、创业等),而在网络上遭致他人反感,轻则为你增添烦恼,重则影响到你的前途——说不定你的老板也在同一块园子里头灌水的。

Rule 6:Share expert knowledge
礼节六:分享你的知识


“分享”是互联网的核心词汇之一,通过无私的分享行为,使知识在网络上得以动态的发展,这样才有了今天无所不包的网络。网络只是承载内容的设施,内容本身需要人来提供,如果大家都只是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闷在心里,或者跟别人说,你自己去哪哪哪看吧,这样的网络除了灌水聊天之外也许就不能为网民提供更多的东西了。最后,在分享的时候,请注意保护自己的原创,同时尊重他人的原创(转载或参考一定要注明)。

Rule 7:Help keep flame wars under control
礼节七:平心静气地争论


掐架无处不在,务必就事论事,不要就事问候他人家。真理越辩越明,群众自有判断的眼睛,在自己被他人攻击的时候,也不用反戈而起,尽量保持气度和容忍。

Rule 8:Respect other people‘s privacy
礼节八:尊重他人的隐私


包括电子邮件、IM聊天记录、照片等等,经过当事人许可和自己仔细琢磨后果方可pub。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陈冠希的事儿一点都不好玩。

Rule 9:Don't abuse your power
礼节九:不要滥用权力


其实除开站点管理员,普通用户也是有权力的。不要滥用权力,对于管理员来说,是要用手头的权力更好地为网友服务,保障站点平稳健康地发展,而不是偷窥他人隐私、打击报复、为所欲为等;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则是要合理利用站点服务和管理条款,保障自己的用户权益,帮助站点发展,而不是高喊革命口号挑战管理员的智商、处处与管理员敌对等。网络管理纠纷每天都在发生,就事论事平和交流才能解决问题,不然很容易陷入无休止的恶循环。

题外一句,我做站点管理这些时间来,发现有些人就是喜欢和管理员毫无道理的折腾,不知道他们想满足一种什么心态。虽然我一直很努力地在改进,但是似乎那些人依然能数十月如一小时地看待同一个站点。

Rule 10:Be forgiving of other people's mistakes
礼节十:宽容


对于没有实现以上9条礼仪的网友,自认为已经具备了很好的网络礼仪的人们应当以宽容和帮扶的态度去对待,对于实在顽固不化的,不理会便是了。互联网生活,为自己增添快乐和收获是最重要的。

2009年3月15日星期日

武汉黑与白: 汉口 2009.3.14

我发现黑白的照片会让人有点看不出季节和时间,未萌芽的枝桠刻印在黑白的图像中,仿佛画面依然静止在冬季,然而现实却是春意盎然着。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不记得有多少次这样走过中山大道。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3.14也许是个特别的日子,于是临时选择了从新世界中心里面的微型步行街穿过。门口的星巴克坐着很多享受午茶时间的人们,路边的长椅上也满是休憩的人群。不过我只拍下了这幢遮天蔽日的大楼。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我曾经站在左手边第一个人形框子里面,F用手机拍了一张,当然,一如既往地傻气。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在解放大道这边拍下新世界中心,真的是很大的一座楼。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同济医院里面,安静很多,中意略显破败的景致,但是不够多。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汉口随处弥漫着浓厚的市井喧嚣,人流的包围很容易让你也融入进去,而不似当我站在北京某个大厦、坐在Taxi中穿过街道时,随手可以摸到寂寞和流失的味道。不知道还能有多少次机会走在这样热闹的路上,时时刻刻躲避着迎面而来的人们。已经决定尽量少地去伤感什么,不过当你发现剩下的时间越来越无奈地消逝时,依然无可救药地发出一点点感慨,辅以影像,姑且也可少几句文字。

我还没有决定在离开之前是否要再来汉口,走走熟悉的解放大道、江汉路,穿一些很容易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巷子。我也不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有多少机会能回到这座长江穿过的城市,再回头看看这六年的青春时光。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The 25th Year Of My Life

除了本命年,今年还是转折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离开生活了6年的武汉,辗转到上海开始工作,正式踏入社会。但愿能一路过关斩将。

看到照片的时候想起这句话: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n call him a man。

From Blog references


From Blog references

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

武汉黑与白: 春日雨后的吊车 2009.3.13

依然是这条连接着住处和实验室的看起来长长蜿蜒的路,就像披头士解散前唱的那首"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所给我的意象一般,只不过山寨了一些。

武汉的春天几经风波,似乎终于就要正式地明媚起来了。


From Wuhan Black & White

白云黄鹤Web三项统计热榜 2009.2.9 - 2009.3.11

此项统计的数据来源于白云黄鹤BBS站技术组基于Google Analytics服务开发的Event Tracking,仅包含对Web访问的统计,而不包含Telnet用户。该统计首次尝试对外发布,供各位网友参考。

从统计情况看来,Picture版与PieFriends版是Web下最有人气的版面,而HUSTStudent版依然维持着传统的热版地位。同时,随着考研成绩公布与下半学期求职高峰的到来,KAOYAN版、Job_Discuss版与Job版保有很高的访问量。而从作者统计排行来看,未上“最热门版面”榜的BasketballGS版也是很火的。全站实际排名第一的PostCampus版则因Web用户较少而落榜。

该统计较真实地反映了本站的人气情况,同时也为本站的推广提供了方向上的参考。

1. 最热门版面:哪个版面以及下面所有帖子看的人最多

项目访问次数唯一身份访问次数
Picture480,14376,930
KAOYAN354,26163,821
PieFriends353,49376,330
HUSTStudent332,81988,500
SecondHand228,82846,033
Humor220,90135,462
Job_Discuss195,42451,099
Job168,54352,649
Love155,73340,965
Abroad85,26021,264


2. 最热门话题:哪个帖子被观看的最多

项目访问次数唯一身份访问次数
博士美女7,3684,628
帮好友MM寻找成熟、有默契的男友5,3804,717
众里寻他千百度(代密友诚征GG,附PP)4,9244,298
【汇总】博士美女4,5552,896
【盼携手】诚Pie GG(附PP!)4,1483,592
俩财大研一MM pie GG4,1303,593
替死党pie GG4,1153,466
在武汉,不包吃住,月薪最低多少可以考虑??4,1062,634
替pp姐姐pie好gg 内附pp(非诚勿扰^_^)4,0583,405
零飞的舞曲终于华丽的来PIE了4,0583,182


3. 最热门作者:哪个人写的帖子被观看的最多

项目访问次数唯一身份访问次数
coffeeandtea62,16527,822
huakebobo37,00329,627
LifeRen31,50523,755
joshuaG27,30118,350
TsT25,6108,247
SukiXP25,27116,959
charlieliu21,48316,633
Mickey21,24211,745
XYY20,67315,151
shayang20,27814,467

开始使用Netvibes

听不少朋友说过很久了,终于尝新了。异常舒服的UI和UX让我瞬间爱上了它。

除了和iGoogle一样是多Widget Mashup的应用之外,Netvibes能提供2个页面,1个是私有页面,是给自己看的,这里贴图:

From Blog references


"Wonderful feature, Google does the most amazing product design all over the world"
From Blog references


另外一个是公开的Netvibes页面,我把twitter、gtalk和qq放在上面,这样你可以非常方便地联系到我。

访问我的Netvibes公开页面

2009年3月12日星期四

网络生活随感【二】 比特垃圾

Google和Baidu了一下“比特垃圾”,居然没有发现这样一个词,莫非这是我的首创么?含义很简单,与Spam近意,即无意义的信息。

比特垃圾之于因特网,就如现实垃圾之于现实世界。对于邮件系统使用者而言,碰到Spam邮件就好比走路上见了一个没封口的招惹着苍蝇的垃圾袋,不仅违反了生活审美,同时也影响到了生活质量。比特垃圾的存在会增大我们寻找有效信息的难度,消耗我们的时间,占有网络带宽,吃掉本机资源等等。

除开垃圾邮件、弹窗广告等显而易见的比特垃圾之外,以我个人的观点看来,QQ群和百度贴吧是产生比特垃圾较多的地方。本人的QQ群有35个,有各阶段班级群、社团群、各类同好群等,屏蔽了若干个,而每天发送的信息条数一般不超过50,最大的乐趣是搜罗各色各样的自定义表情,从来不将群作为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而把它们作为在线通讯录,即需即拿。至于贴吧,关注得很少,混过几天自己学校的贴吧,感觉话题不对胃口,另外不支持引文的特性让我很迷茫,很快就失去了关注。

这里并不是说QQ群和贴吧就没法提供有用的信息资源——因为“有用”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很主观性的,而每个人的审美不一,对“垃圾”的判定也必然不同。事实上比特垃圾无处不在,尤其对于原创性内容较缺的中文互联网世界来说,搜索引擎往往会带回太多重复性而单一资源又缺乏实证的内容。

与其引发何为垃圾何不为垃圾的讨论,不如想想如何防御比特垃圾,同时做到自己少制造比特垃圾。我有一些感悟,拿出来与各位分享一下。

  1. 如果需要利用网络来寻找自身需要的信息或者讨论问题的话,专业性质的论坛或者博客圈是最好的选择,或者使用专业性的搜索引擎(而不是普通的Google、Baidu)。
  2. 屏蔽掉或者干脆退出闲聊满天飞的QQ群,退订那些更新过快又鲜有内容的RSS,在SNS上Unfollow掉那些Spammer,有Filter的应用,务必使用Filter。
  3. 多为网络贡献点有意义的内容,认真写点博客,三言两语的那种丢到SNS上就好。写专业性的文章一定要力求准确,保证可用。

2009年3月8日星期日

网络生活随感【一】 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其实已经计划很久来写一篇自己对于网络生活的认识、感受与个人建议的日志,但网络生活涵盖的方面太广泛,而本人脑袋中的想法又是层出不穷,所以要一口气写下来所有,怕是不可能。便决定拆开来写,每天针对一个方面写一点Tips分享给大家,也能保证博客的更新率。

写作这个系列文字的目的,一是望能与我类似地把网络生活作为现实事业延伸的同志们分享观点,如何能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来帮助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更好地发展;二是对公众化的网络现象发表个人看法,作为砖头砸出一点思想碰撞的火花来;三是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新伙伴。

如果你使用网络是为了聊聊QQ打打斗地主泡泡校内搞ONS的话,那么便可略过我的内容了。

2009年3月7日星期六

一个记录了80年代早期中国影像的flickr相册

感谢Dan的分享,让我在我的Google Reader订阅中找到了这个好东西。这些珍贵的照片,是相册的主人Leroy W. Demery, Jr. 1980年和1983年在中国旅行时拍摄下来的。在这个相册中,你可以看到发展前的深圳是什么模样,当时的中国人是如何生活和出行的。


Shenzhen 1980 by Leroy W. Demery, Jr.

相对于单词和话语,照片能够更好地记录当时的世界。也许我们应该和Leroy一样,收集一些老照片,上传到网络并分享,让所有人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过去的、与现在的中国。

2009年3月1日星期日

为白云黄鹤年度版主/水手评选制作的进站

点击图片进入该活动介绍。


design by Joshua